近,二手车市场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——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横空出世,里程数低得离谱,有的甚至刚上牌就转手,价格却比新车便宜好几万。乍一看,这简直是“捡漏”的天赐良机,可仔细一想,不对劲啊!谁家新车买来不开,直接亏本甩卖?做慈善吗?
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就揭露了这个乱象,直言背后涉及数据作假、套取补贴,甚至有数千家车商卷入其中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消费者能从中“捡漏”吗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什么是“零公里二手车”?
它指的是那些已完成登记上牌,但实际未被真正使用或仅用于展示的车辆。表面是二手车,实则车况如新。这种现象为何出现?核心原因在于车企对经销商设定的销量目标难以达成。为完成任务,经销商不得不将新车提前注册,制造销量假象,以获取厂家奖励,维持生存。这也被认为是主机厂为了营造“持续热销”的假象,给投资者信心的一种做法。
套取补贴与平行出口的“生意经”
这些“零公里二手车”往往流向二手车商。二手车商接手后,能以更低价格卖出。部分操作涉及套取补贴,如通过报废旧车置换购买,以获得燃油车1.5万元、新能源车2.0万元的国补。更重要的是,它们大量流向海外市场,尤其是俄罗斯等地。这被称为“平行出口”。倒爷们利用国内外差价和“灰色清关”等方式赚取利润,同时也帮助国内经销商消化库存。过去三年,中国二手车出口量猛增,大部分便是贸易商通过平行出口的模式实现。
消费者真能“捡漏”吗?
尽管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价格诱人,车况接近新车,比全新车便宜10%-20%。但首先,它法律上已是二手车,转手时贬值更快,且二手车价值按首次上牌日期计算,可能“一天差一年”。其次,存在潜在风险:可能曾是试驾、展车或用于特殊用途的车辆,需要核查历史记录。长期库存可能导致电瓶、轮胎等部件老化。关键的是,一些车辆可能被翻新或隐藏真实历史(如事故车、调表车、水泡车),或因平行出口绕过主机厂授权而缺乏原厂售后保障。解决车机语言、地图、联网及零配件问题可能成本不菲。
现象背后:行业“内卷”的缩影
“零公里二手车”乱象,不仅是简单的库存处理,更是当下汽车行业过度内卷、供需失衡以及数据不真实的一个缩影。这种模式虽然短期解决了经销商和厂家的部分问题,甚至让部分车辆能以更低价格到达终端用户手中,但对消费者、市场健康乃至品牌口碑都带来了负面影响。这种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,从长远看危害不容忽视。
总而言之,面对“零公里二手车”,消费者务擦亮双眼。低价背后可能隐藏着你看不见的风险。市场的健康发展,需要各方共同努力,增加透明度,规范交易行为,击破信任危机。你对“零公里二手车”有什么看法?或者你身边有人买过这类车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。
#汽车资讯#
久联优配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股票大盘-炒股配资门户推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