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防部长何应钦
1948年5月,何应钦从美国归来,就任国防部长。
和参谋总长顾祝同搭台。
何应钦是1946年5月去的美国,在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做中国代表团团长。当时他被陈诚排挤出局,最重要的参谋总长、国防部长二职被陈诚和白崇禧给瓜分了。
现在何应钦和顾祝同又抢回了陈诚和白崇禧的位子。
何应钦的归来标志着国民党军从重点进攻阶段,进入了重点防御阶段。
解放战争就要过山坳了。
国防部长何应钦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绥靖区扩权。
绥区司令官兼行政长官,党政军一元化。司令官可以任意撤换辖区内的地方官。
我们在淮海战役中看到的冯治安、李延年、刘汝明、刘安琪等,都是绥区司令官。
他们是十足的称霸一方的诸侯。
诸侯们和黄百韬、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、黄维这些野战兵团一起,组成了国民党军的决战力量。
何应钦的策略是到位的。既有职责明确的区域守卫力量,又有机动突击的野战兵团。
绥区负责学曾国藩结硬寨、打呆仗;兵团负责学常遇春突击迅捷来去如风。
可是这一切的美好,都被1948年6月份粟裕的豫东战役给打破了。
豫东之战前,国军拉起四个野战兵团去救开封。何应钦甚至还怕兵团们去得太快,吓跑了粟裕,“过早则敌遁”。
粟裕一番神鬼莫测的操作,哪怕身处国统区,还是既打下了河南省会开封,又歼灭了野战兵团的一路区寿年兵团。
何应钦的国防部原本想一口吃掉粟裕的华野外线兵团,没想到哪怕自己这边难得地三军用命,但就是吃不掉粟裕,拼尽全力也只是没有输光。
虽然我军也付出巨大,但彻底搞坏了国军的心态。
此战过后,国民党军再也守不住任一城池,野战兵团再也不敢一个兵团单独出动。
豫东战役正是解放战争过山坳之战。永远值得大书特书。
大书特书!
冯治安的哭
1948年11月8日,晨,三绥区司令官冯治安在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的办公室里痛哭。
刘峙正在吃早饭,左手拿着一个馒头在发呆。
在杜聿明的计划里,冯治安是留在徐州看家的。但刘峙不放心,硬是换了李弥的13兵团守徐州,把冯治安派到前线去了。
这一去,就送走了何其沣、张克侠。
但此刻,刘峙是一个好人,他看着冯治安哭了30分钟。
已经从新安镇“转进”到徐州的李延年,把刘峙拉到隔壁房间,建议总座把冯治安立即扣押起来。
刘峙只点头但不说话。
冯治安哭完,先说了话,表态:我给国家造成灾祸,对战事带来不利,我不再回部队去了,请总司令送我去南京请罪。
1948年11月11日,在得到南京许可后,冯治安飞去了南京请罪。搭乘的正是送杜聿明来徐州的那架飞机。
12日,冯治安又在蒋介石面前哭了一通。
蒋介石没有苛责他,反而慰问勉励了一番:你忠于国家,留在南京,另有任用。
冯治安辞退出来,又去见国防部长何应钦。
好个冯治安,一哭于刘峙,二哭于蒋介石,三哭于何应钦。
哭完就跟何应钦提请求,保留他的59、77两个军的编制番号,调回江南整补。何应钦立即请示蒋介石,批准了。
冯治安不哭了,心满意足。
然而,黄百韬碾庄败亡后,蒋介石觉得太便宜了冯治安,变卦迁怒于他,下手令永久撤销了冯治安的两个军的番号。
刘峙安排收容的三绥区残部,包括起义后逃回来的5000人,三绥区剩余部队5000人,共约万人拆分后给了李弥和孙元良兵团。
白哭了啊!
1948年12月29日,淮海败局已定。蒋介石在李以劻的汇报会议上继续骂冯治安:
张、何思想恶化,我是早有所闻,只怪冯治安是瘟猪,自己在场,能让副主官带走部队。
刘峙:咦,冯治安是瘟猪,那我是啥?
刘峙淮海战后又被撤了职,他是1948年6月上任的徐州剿总司令,前后干了大半年而已。
国防部三厅厅长的笑
国防部三厅厅长是郭汝瑰。
作为隐藏最深的潜伏者,郭汝瑰见证了国军内部的一系列重大决策。
比如为什么选刘峙做徐州剿总司令。
参谋总长顾祝同对郭汝瑰说,徐州剿总的人选,我们考虑了两个人,刘峙和蒋鼎文。
可是蒋铭三日嫖夜赌,不理事。比较起来还是刘经扶好些。
国防部长何应钦对此有不同看法,何应钦提出来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剿总。
何应钦此举是因为他知道蒋介石猜忌自己,而信任陈诚,不如索性和白崇禧结盟。
于是,郭厅长带着国防部长、参谋总长的不同的小心机去北平向蒋介石汇报方案。
蒋介石很大气:华中、徐州两总部由白崇禧统一指挥。
郭汝瑰向蒋介石解释参谋总长顾祝同的意见,蒋介石直截了当地说,“不要暂时指挥,就叫他统一指挥下去。”
1948年10月30日,白崇禧从汉口到南京,下午5点国防部会议,白崇禧接受了职务,并主动提出组建3、12两个兵团加入徐淮战场。
12兵团就是黄维兵团。3兵团也是相当牛,下辖两个广西军7军、48军,是白崇禧的王牌军。
第二天上午10点,再次开会,白崇禧变卦了,他和李宗仁要拆老蒋的台。
郭汝瑰暗笑到内伤。
1948年11月4日,淮海战役前2天。
参谋总长顾祝同带着郭厅长,替代蒋介石去徐州部署,这一调整就送掉了黄百韬兵团。
整个淮海战役期间,蒋介石的官邸会议上,都是由国防部三厅厅长郭汝瑰在敌我态势图上报告作战计划。
每次报告都比上次更惨淡。
杜聿明的悲歌
1948年11月9日,午宴,杜聿明正在北平和傅作义喝酒。席间傅作义告诉他冯治安部叛变了。
杜聿明的杯中酒瞬间不香了。
喝完酒,当夜回到南京,直奔参谋总长顾祝同家。
顾祝同正在电话里跟刘峙商议黄百韬兵团的命运:命黄百韬在碾庄待命,等明天午后总统官邸会议决定后再通知。
笑死了,还特么等第二天开会。粟裕等你开会吗?
第二天,1948年11月10日,官邸会议16点召开。
杜聿明等不及,上午先去找了国防部长何应钦。何应钦感慨不已,力劝杜聿明去徐州指挥。
杜聿明只提了一个要求,要一辆新吉普车。
这是什么奇怪的要求啊?何应钦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座车送给了杜聿明。
杜聿明要新吉普车,是为了紧急时机可以开车逃离战场,避免关键时候车辆抛锚而被俘。
心机!
下午三点,离开会还有一小时。
杜聿明去找了张治中,开门见山地说:听说长官和邵力子先生主张和谈,不知谈得结果如何?
张治中一声叹息,因为蒋介石对他说:那么就是要我下野了。
开玩笑,您怎么可能下野?
下午四点,官邸会议。
杜聿明看穿了这一切,对郭汝瑰、萧毅肃等相当不屑,会后带着三个幕僚直奔徐州而去。
这一夜,单枪匹马的杜聿明像极了单骑出关去拯救大明的袁崇焕。
在历史的转折关头,悲剧的英雄形象总是层出不穷。
自崇焕死,边事益无人,明亡征决矣。
令杜聿明感动的人还是蒋介石。
杜聿明的母亲70寿辰,蒋介石派蒋经国亲自到上海贺寿,送了10万元。
对比之下,陈诚离职去台湾休养,蒋介石才给了5万元;黄百韬战死,蒋介石也才给了10万抚恤金。
但杜聿明的靠山其实是何应钦。
何应钦在黄维兵团覆灭后即辞职走人了。最后,留给杜聿明的只有一座风雪陈官庄而已。
黄百韬的职业生涯
黄百韬是广东籍的天津人,1900年生。比我们这边的陈毅元帅还大。
黄百韬不是蒋介石嫡系,但他的职业生涯,其实是我们普通人所能遇到的最好的人生际遇了。
黄百韬的起点非常低,第一份工作是给北洋军阀当兵打工,娶了军阀的婢女为妻。第二份工作跳槽(投降)去了奉系军阀。第三份工作是跟着投降了蒋介石。
蒋介石把黄百韬送到陆大学习,黄百韬在校结识了冯玉祥、鹿钟麟。抗战期间,进一步结识了何应钦和顾祝同。
解放战争中,黄百韬替汤恩伯扛下了张灵甫74师覆灭的责任。进一步赢得了顾祝同等人的信任。
从此,黄百韬每战必出全力,南麻战役救胡琏,豫东战役救区寿年。用他自己的话说:
“能战则战,不能战则死”。
又一个袁崇焕!
袁崇焕担任宁前道时拒绝撤退,力主死战,也曾高呼:
官此,当死此!
就这样,黄百韬终于赢得了全部高层的欢心,走上了职业生涯的巅峰,从胡琏手中抢到了第7兵团司令官的职位。
黄百韬最后在碾庄厮杀13昼夜,令蒋介石感叹:
黄埔精神不死。
黄百韬不是黄埔出身,蒋介石为何如此感慨?
按小诸葛白崇禧的说法,其实是蒋介石在哀叹黄埔系的不争气。断句是:黄埔精神就是不肯死。
白崇禧真特么的损。
久联优配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-股票大盘-炒股配资门户推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